|
技术文字调整强迫症:
$ E* @# k) [" ?- j, `: [* e! ^! e( O4 }& j5 ^) o2 ~
从外观来看,教主级的体积并不比常规战列舰小上多少,在设计初期工程人员希望能够通过控制排水量(吨位)的方式来节约成本,从结果来看,在相对较高的战术标准下这个方向的尝试并不算成功。不过借助领主级的设计经验及各项技术逐步成熟,通过调整隔舱排布、控制武备、采取成熟动力设备、减少旗舰设施、大量采取通用化构件及设备等取舍,它的生产及维持成本得以奇迹般的控制在昂贵而强大的领主级的一半左右,与此同时,优秀的可靠性与维护要求使得其战备执勤率远优于领主级,从而获得了接近领主级的综合战斗效能。
3 }8 W9 k" _6 A8 b) }5 B, B) H- H K7 Z# H" q7 R
在维护周期及维护设施要求均得以优化的前提下,教主级凭借着通用化制造理念与成熟而优秀的工程设计,顺利通过了在有充分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在临时性的前线船坞设施进行完整大检流程的测试实验。这意味着它的服役与对老式战力的替代,将极大的降低希格拉军事系统后勤压力,从而大幅提高希格拉军队的前线战备率,是希格拉前线部队在劣势战争维持长期战斗力的关键装备之一。而在后续实战中,教主级不负众望,受到了前线军队及后勤系统的极大好评,堪称工程力量维持军事实力、技术进步影响战争平衡的典范。
* P G' l% _% q% D! {& f5 Z' ^+ l+ X
: M0 {$ r y0 Z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级以战列舰为战术标准设计的舰船,在成功实现高可靠性、严格成本控制以及不低的战术要求的同时,教主级设计团队在对多用途性能的探索上同样取得极大成功。作为一条庞大而复杂的战列舰,教主级的舰身中,奇迹般的排布进了工业舰级别的物流模块,并能通过模块替换实现多类保障功能,如战场物资运送、小型舰船机架维护等功能,对希格拉前线部队而言,这同样是维持战斗力的关键性能。在一些激烈的前线战斗中,一边用战列舰级的火力进行着线列炮战,一边借着宏伟的体积与装甲顶着炮火为其他单位提供遮蔽与维护的形象,为教主级在一线部队中赢得了“强力大妈妈”的爱称。8 \2 J2 g: X; {! j& B' o, o1 n
; n" J" I! S. _5 g- E9 d5 E* |
在日常的舰队巡逻和一些长途奔袭作战中,教主级的运载能力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运输货物外,该舰也可以搭载大量的兵员进行行星登陆作战或者对大型空间站的占领。一艘教主级的标准操作人数只有5000人左右,但是如果需要的时候该舰却可以通过专用的模块设施替换,进行一个陆战师规模的兵员和配属的武器装备的投放。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妈妈”的称呼更是名至实归。 |
|